了凡四训全文网
标题

佛教信众欲出家需要什么手续

来源:了凡四训全文网作者:时间:2023-05-25 16:07:26
在中国佛教中,信众愿求出离家庭、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手续的。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,中国从汉唐到现在,由于地理和时代的不同,出家的程序,各有所

在中国佛教中,信众愿求出离家庭、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手续的。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,中国从汉唐到现在,由于地理和时代的不同,出家的程序,各有所不同。按照佛教戒律规定,佛教信徒要求出家,可以到寺院中向一位比丘请求作为自己的“依止师”。这位比丘要向全寺僧侣说明情由,徵求金体意见,取得一致同意后,方可收留此人为弟子,为之剃除须发,并为之授沙弥戒(沙弥戒有十条),此人便成为“沙弥”。沙弥是梵语,义为勤策男,言其当勤受比丘的策励;又有息慈之义,谓当息恶行慈。沙弥最小的年龄是七岁,依止师对弟子负有教育和赡养的责任。

俟其年满二十岁时,经过僧侣的同意,召集十位大德长老,共同为之授比丘戒(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),此人便成为比丘。受比丘戒满五年后,方可以离开依止师,自己单独修道,游行各地,居住各寺院中。在印度没有度牒、僧籍或寺籍制度。沙弥戒和比丘戒都是个别人单独受,不得集体同受。比丘戒最多许三人同时受,至于女子出家同样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,受沙弥尼戒(沙弥尼戒也是十条)。至年满十八岁时,受式叉摩那戒(式叉摩那戒有六戒),成为“式叉摩那尼”,义为学法女。经两年后,至年满二十岁,先从比丘尼、后从比丘受比丘尼戒(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条)。这叫做二部受戒,成为比丘尼。当大乘佛教在印度盛行以后,修大乘法的比丘可以根据自愿,从师受菩萨戒,但不是必须受的。

  佛法传入中国汉族地区以后,唐宋时代,出家者先要到寺院中作“行者”,服各项劳役,垂发而不剃发,可以从师受沙弥戒。等政府规定度僧的时日来到,经过政府的甄别,或经过考试及格,得到许可,给与度牒,并指定僧籍隶属于某寺院,然后方取得僧人的资格,可以剃度为僧。此后再等机会前往政府许可传戒的寺院中受比丘戒,授戒师也由政府指定。凡是不经政府许可、未得度牒而私自剃发的僧尼,没有寺籍,名为私度,要受到惩罚。到了宋初,年满二十方得受比丘戒的规定被忽视了。常有七八岁的人便受比丘戒。至于菩萨戒仍是随比丘的自愿,可以随时从师受,或者不受。

  这种程序到了元代完全废弛了。明末开始规定“三坛同受”的制度。出家的人先到寺院中请求一位比丘为“剃度师”,为己剃发而不受任何戒。剃度师的僧籍属于何寺院,自己的僧籍也同属于这个寺院,为寺院的下一代。一般僧籍只属于子孙寺院(俗称小庙),而丛林寺院是不开僧籍的。遇到某一丛林寺院公开传戒时(小庙是不许可传戒的),前往该寺,在若干时日中先后受沙弥戒、比丘戒、菩萨戒,同时领取政府的度牒,而僧籍却不由政府指定了。到乾隆时废止了度牒,便只由传戒的寺院发给戒牒而已。  现在蒙藏地区出家的程序,一般还是实行接近佛陀时代的比较原始的办法,也没有度牒和僧籍的问题。
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如何让父母吃素不杀生 如何让父母吃素不杀生

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,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,消除...

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

古人说,修道人他如果修得很有功夫的时候,自然蚊...

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- 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-

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,拜八十八佛,或者持《大悲...

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

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,拜八十八佛,或者持《大悲...

1993年3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3年3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3年3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3年3月4日出...

最新文章
念故人,千里至此共明月。 念故人,千里至此共明月。

念故人,千里至此共明月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念归林叶换,愁坐露华生。 念归林叶换,愁坐露华生。

念归林叶换,愁坐露华生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 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

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...

忽然更作渔阳掺,黄云萧条 忽然更作渔阳掺,黄云萧条

忽然更作渔阳掺,黄云萧条白日暗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快意事过非快意,自古败名 快意事过非快意,自古败名

快意事过非快意,自古败名因败事。...

忽喇喇似大厦倾,昏惨惨似 忽喇喇似大厦倾,昏惨惨似

忽喇喇似大厦倾,昏惨惨似灯将尽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忽遇文殊开慧眼,他年应记 忽遇文殊开慧眼,他年应记

忽遇文殊开慧眼,他年应记老师心。...

快上西楼,怕天放、浮云遮 快上西楼,怕天放、浮云遮

快上西楼,怕天放、浮云遮月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...

念寒蛩残梦,归鸿心事,那 念寒蛩残梦,归鸿心事,那

念寒蛩残梦,归鸿心事,那听江村夜笛。古诗原文[挑...

念佳人、音尘别后,对此应 念佳人、音尘别后,对此应

念佳人、音尘别后,对此应解相思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友情链接

手机版 网站地图